客服热线QQ:1989836242  |    |  客服中心  |  网站导航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电工电气 » 正文

专家解读篇 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12-03  作者:中国中国POS机网  浏览次数:388
核心提示:  温州经济下滑的原因何在?宁波模式未来将如何发展?两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兴衰对中国经济转型又有何启示?未来的发展之路究竟该

  温州经济下滑的原因何在?宁波模式未来将如何发展?两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兴衰对中国经济转型又有何启示?未来的发展之路究竟该怎么走?我们不妨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。

 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:温州先发优势已失

  这两年温州经济出现问题,既有客观原因,比如全球金融危机、国内经济增速放缓,但更多的还是自身原因,即曾经风光一时的温州模式未能及时转型,使原有的先发优势丧失殆尽。

  首先是受到要素的制约,诸如土地、资源以及人才等。目前温州工业用地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而得不到解决,很多企业想要上规模,但苦于没有土地建设厂房,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。根据我的统计,10年前的工业用地缺口达80%以上,而10年后的今天,私营企业的规模已是当年四倍,达到40万家,缺口进一步扩大。

  另外,温州的地底下没有资源,所有资源依赖“进口”,包括煤炭、钢铁等资源都必须从外地跋山涉水运进来,这也使得温州的制造业成本比其他省市高出近15%。

  温州虽然只是一个地级市,但商务成本在国内排得上号。比如过高的房价导致生活成本太高,无法留住外来人才。与此同时本土高等教育水平并未与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一致,无法支撑本土的经济发展,让民企的发展失去了人才支撑,正所谓“巧妇难为无米之催”,这也是温州企业面临的一大制约要素。

  第二个是大量企业外流外迁。比较有名的有正泰集团、均瑶集团、飞雕电器等,这些在温州发展起来的企业,现在几乎都把高端研发、制造基地搬到外地去了。比如正泰已经完成了转型,从原来的电气企业转变为大型装备制造企业。大量的企业外流外迁,带走的不仅仅是人才,还有资本,以及先进的产能和优秀的企业家。

  第三个原因是温州的产业结构不合理。温州的产业结构,从改革初期到现在都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。虽然轻工产品为生活必需品,但是轻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很低,创造的效益很低,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温州的经济发展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。比如一双鞋,能有多少科技含量?传统产业虽然是温州的优势,但是这种优势也会反过来制约温州经济的发展。更要命的是,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这种模式,并未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。温州政府早在2000年就提出“温州模式”要与时俱进,找到“新温州模式”,希望温州变化,可惜没有主动去做,所以温州经济已失去了最佳的调整时机,过去10年是温州“失去的10年”。

 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竞争的模式比较落后。改革开放30年来,温州一直采取低价位、低成本的策略来参与市场竞争,想要通过量的扩大来赢得市场。当别的地方在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,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来赢得市场时,温州还靠“老一套”来打天下,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了。起初温商之所以赢得市场,是因为别的地方没有去搞,现在全国都在发展民营经济,而温州还沉迷于这种模式,其发展速度就可想而知了。

  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王德培:宁波经济仍具潜力

  现在外界最关注的是资金链断裂导致老板跑路的情况。这种情况温州很多,宁波也有,但少得多。为什么呢?我认为除了甬商骨子里诚信和契约意识比较强之外,更重要的是许多甬商经营的实业还在。一方面实业资产没办法说带走就带走,另一方面尽管实业利润减少,但还活得下去就要坚持。而温州的产业已经空心化了,结束实业把钱都拿去搞投资和投机,前两年股市升腾、房价上涨的时候活得很风光,一下子把宁波那些埋头苦干的企业给比了下去,但这两年危机一来,信贷一紧缩,一下子就玩不转了。

  当然同样精明的甬商不是不知道金融地产来钱快,但他们更懂得风险控制。比如宁波民企老大雅戈尔(600177),为了提高利润率,前几年也开始大举进军金融投资和房地产,但没有因为投资赚钱快就放弃传统的服装制造业。用他们的话说,是在养2万人(服装)贡献企业利润的20%,用2000人(地产)创造利润的40%,用几十人(投资)创造利润的40%,短期看这不是最有效率的安排,但三条腿走路却更安全。所以这两年雅戈尔在投资上严重受挫,也受到了许多质疑,但雅戈尔的服装依然是国内响当当的品牌,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依然很好,企业的现金流和基本利润也可以保证。就像混合型基金,股票债券都配了点,经济好的时候高风险行业给企业快速扩张提供支撑,经济不好时低风险行业又能提供较强的保护。

  宁波经济结构的优势,更多的体现在宁波制造业十分扎实,宁波的企业结构是金字塔形的,特别冒头的不多,有几家,但越到下面越扎实,比如评上全国影响力品牌的有30多个,评上省级品牌几百个了,宁波本地品牌的几千个了,这种经济梯队的结构比较合理,这是宁波相比温州最大的优势。这种产业结构区别的背后,体现的是甬商低调务实,脚踏实地,温商高调浮躁,急功近利。

  当然,宁波目前的国企、民企、外企三足鼎立的态势还会延续一段时间,并会逐渐融合成混合型企业。也就是企业股权会互相融合,会越来越多出现企业间网络化嵌入式的发展,即互相用自己的优势去组合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互利共赢,形成新的混合经营模式,即企业组织模块化和企业管理集成化,宁波能否在这个方面率先走出去,是宁波经济转型很重要的标杆。

  另外甬商也有弱点:经商理念比较保守。目前实体经济占比过多,虚拟经济占比过少。这样保全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但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经济发展的速度。较好的经济结构是虚实结合,以扎实的实体经济为基础,又能以虚拟经济相辅助,加速实体经济发展。温州跑过头的地方,正是宁波走得太慢的地方,这也是今后宁波需要改进之处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,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,民企适应能力很强,政府过度干预可能适得其反,光伏产业就是典型的例子。但政府可在大方向上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,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,引进金融资本,鼓励企业内部兼并重组,做大做强等。比如政府可以牵头组建产业引导基金,基金里可能只有1%的政府投资,剩下的是VC、PE、银行还有其他过剩资本来共同推动宁波企业做大做强。

  浙江财经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、区域经济学专家崔大树:发展模式应与时俱进

  由于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,温商原本就没什么家底,都是白手起家,从小做起。由于环境闭塞,信息不对称,小老板做大后也不愿意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,因为太多太高端的产业布局和市场信息他往往驾驭不了,交易成本和风险会很高,还不如重复原有的模式比较安全。这种环境和思维模式决定了温商对知识产权、品牌意识、技术更新、创新发展等重视程度比较低,而家族式管理又使得温商企业传到二代、三代往往难守业成功。

  相反,宁波依托靠近上海的优势,眼界开阔,获得的信息量也大,而他背后则是相对落后闭塞的浙江腹地,很容易把宁波的特殊地位突显出来,这也决定了甬商比温商更敢于创新。所以辩证地看,温州模式有其历史发展必然性,其历史功绩也值得肯定。只是到了今天,其负面影响逐渐超过了正面价值,所以才迫使温商不得不改变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

购物车(0)    站内信(0)     新对话(0)